展览推荐 | 马精虎人性三部曲第一展发表时间:2020-12-21 18:58
马精虎《秋虫》 180x300cm 布面油彩 2012 马精虎《新八仙传奇》185x320cm 布面油彩 2014-2015 马精虎 《大撒币》大时代2 175x220cm 布面油彩 2015-2016 马精虎《围观》110x90cm 布面油彩 2014 极喜—马精虎人性三部曲第一展 文 | 方言 初识马精虎,是他的成名作《污染的生活一》刚刚在全国青年油画写实大展上获了奖,那幅画非常有电影感,直接就把观众抓进了画面里,可谓杰作。于是我起心动念地在北京四处寻访这位作者,几经周折找到了他,才知道他是个“业余画家”,32岁才学画,获奖那幅作品是他学画一年零八个月的第三幅创作。当时在我脑子里就只浮现了一个词“天才”。 自此,我和马精虎保持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交往,几乎亲历了他所有重要作品的诞生,有几幅画是从他动笔看到收官。就这样,我有幸成为了马精虎许多杰作的见证人,包括著名的《魔幻三部曲》、《围观》、《大撒币》,以及最新的《人性三部曲之极喜》……由此我也颇为感到自豪。 马精虎的天才绝不狭隘于绘画的技法上,他对社会微观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常常令我感到震撼。尤其是在市井小民的刻画上面,绝不是浮于表面,而是通过面孔直达人物的内心。即使是那些画面里处于次要位置的猪狗鸡羊,作者也都赋予了它们人格化的内容,这样的精彩是在所有当代画家的作品里所不曾见的。比如在《围观》里的那只针尖大的蚊子,淋漓尽致地象征了社会上那些比比皆是冷漠而贪婪的人。马精虎作品里描绘的荒诞的、窘迫的、矛盾的、复杂的人间百态……既是这个社会片面的写照,也是一种超越现实表面的艺术思考。 马精虎不仅能够敏锐地扑捉到这些社会末梢的神经跳动,而且他有能力将这些片段加工组合成宏大叙事的观感,在他的画面里,那些新奇的面孔和夸张的动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人物性格的传达,而成为马精虎自己撰写的魔幻故事本身的浓缩和符号。往往是画作中一个小的局部,马精虎就可以讲述出一大段故事来。 用马精虎自己的话说,他所追求的艺术表达是:叙事奇点——叙事的无限可能性、无限小的主题、无限多的信息和带宽。马精虎把这些信息一次性交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发现、寻找和体会。这种全新的绘画观感,像一场奇妙的发现之旅,我经常在他的某幅画作面前端详几十分钟,但是几个月以后还是能找到之前没有发现的新内容,这样的绘画观看体验,简直是太有意思了。 在这样的表达诉求之下,绘画上的能力仅仅成为了马精虎思想表达的辅助部分,而他立足于现实的魔幻故事,才是他艺术的本身。读懂了他的艺术,会像三伏天出了一身大汗一样畅快淋漓。 2020.07.22 马精虎 《小花儿》 80x65cm 布面油彩 2011 马精虎《对话》物语之一 150x110cm 布面油彩 2011 马精虎《空谷幽兰》150x110cm 布面油彩 2015 关于艺术家 马精虎 生于1974年,江苏南京人 2006年师从著名画家刘溢先生(Lui Liu),开始学习油画创作至今。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现居北京。 《2010年中国青年写实艺术大展》分别获得铜奖、优秀奖; 2014年第十届北京国际画廊周“新生代写实绘画”论坛学术主持人; 2018年“Richeson75国际艺术大奖赛”二等奖(美国)。 多次接受CCTV、旅游卫视、《第一收藏》、雅昌艺术网等主流媒体的采访,绘画作品和艺术评论被《新周刊》、《中国艺术》、《美术报》、《中国证券报》等数十家中国前沿期刊转载,并被中国广东美术馆、时代美术馆、雅昌艺术网美术馆、诸子美术馆、凤凰艺都美术馆、丹蒙艺术基金等大型美术机构以及大陆、中国香港、东南亚等地区的重要收藏家收藏。 代表作品:《新八仙传奇》、《大时代》、《秋虫》、《围观》、《污染的生活》系列、《物语》系列等等。 主要展览: 2019年“当代视域下的写实主义” 北京荣宝斋当代艺术馆 2019年艺术中关村 北京 2019年山东艺术博览会 山东 2019年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写实绘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宁波 2018年“Richeson75国际艺术大奖赛” 美国 (第二名) 2018年 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写实绘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2018年中国青年艺术家写实油画联展 北京车库美术馆 |